九江市自然资源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度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5-02-19 09:15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5-02-19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0521
  • 责任部门:

2024年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转作风、树形象,保要素、促发展”的工作定位,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荣获“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和九江市年度综合考核市直单位第一等次。全市耕地面积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入选第一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江西省九江市自然资源多要素组合供应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10个典型案例。全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研讨会、全省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工作会在九江召开。九江市国土空间规划馆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学习强国·i自然”线下学习园地。九江规划设计集团启动上市工作,荣获“全国工程设计优秀企业”和“九江市服务业龙头企业”称号。

一、主要工作成效及亮点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长效化,在市委党校举办2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轮训班,轮训人数500余人。

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党旗红 自然美”荣获市直单位“十佳”党建品牌,作为九江唯一单位在全省模范机关和“四强”党支部创建交流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党建典型案例上作交流发言。《唱响“党旗红 自然美”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作品《如果说长江,就不能只说长江》获全省基层理论微宣讲大赛二等奖。

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激活干部选用“源头活水”,选拔重用科级干部13名,引进13名优秀年轻干部,与地方交流科级干部5名,科级干部轮岗交流28人次。稳妥推进自然资源执法队伍改革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撤并为市自然资源保护与价值转换中心自然资源执法督察科(工程项目规划管控科)地质灾害防治职能由市应急管理局顺利划转市自然资源局承担。

纵深推进正风肃纪。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超常规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全省首创不动产领域“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全市共摸排出“登记难”项目322个,涉及房屋10.423万套,已成功化解项目266个,化解房屋8.8348万套。排查出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等10个突出问题,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67条。

(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掷地有声

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全市12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获省政府批复。全市165个乡镇需编总体规划中有160个形成初步成果。经开区、柴桑区、八里湖新区、赛城湖片区等30余项详细规划修编或控规调整和动态维护均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推进绿地系统、城市绿线、城市绿道、中小学布局、养老设施专项等20余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综合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优质高效审批项目,完成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基地等20余个建设项目工程、高铁站至庐山索道连接线等6个道路桥梁项目的规划方案审批。加强“城市五线”管控,提高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建成九江市国土空间规划馆,成为九江城市的亮点、民众打卡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推动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升级。我市作为第一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参与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参赛第一届山海杯国土空间数字化场景工具创新大赛作品获优秀奖。

(三)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为有位

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做好全市“三大攻坚行动”用地用矿要素保障,深化重大项目协调对接、提前介入机制,服务流程能快则快,要素配置应保尽保,审批程序能优尽快,2024年全市已受理用地报批2.22万亩,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08万亩,有效保障九江红光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49宗14892亩,土地成交价款95.34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成交203宗6755亩,土地成交价款83亿元,工业用地成交146宗,面积8138亩,土地成交价款10.61亿元。公开挂牌成交采矿权3宗,矿区面积1.02平方公里,成交价款247万元。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推进存量土地消化处置“三项”工作,全市累计消化处置批而未用、批而未供、闲置土地25618.27亩、23700.82亩、6190.08亩,土地消化周期由年初的4.2年下降至3.2年。累计处置工业闲置土地47宗,面积1910.93亩,年度任务完成率106.16%。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推进。争取2024年省级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9个2074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建设项目和矿山开采产生砂石料处置,已处置18宗,处置金额5.83亿元,有效保障矿产资源所有权。立足钒矿资源优势,建立钒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钒矿找矿突破和开发利用。

(四)守牢资源安全底线,绿色自然生态底色不断厚植

全面推行“田长制”,守牢“饭碗田”。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全市“田长制”管理已覆盖了13个县(市、区),229个乡(镇、街道),2055个村,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积极推进耕地储备区划定工作,已初步完成划定面积59.11万亩。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任务,全市划定耕地保有量目标385.93万亩,实有耕地面积395.9万亩,耕地总量实施“三年连增”,累计净增加9.97万亩。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护佑绿水青山。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对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展专项工作评议。首次利用自然资源智能监管平台和矿山体检成果等开展矿山抽查。联合开展绿色矿山“回头看”,全市持证在采的64个矿山已有29个成功创建绿色矿山。累计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恢复治理面积42325.9亩,修复率达96.34%,进度位列全省第一。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典型案例及交办信访件问题,坚决做到举一反三排查,涉及62件信访件均已办结。

强化综合执法监管,严守红线底线。例行督察反馈问题逐年减少,整改率显著提升。2024年例行督察反馈问题共104个问题,问题数量同比下降44.08%,耕地面积同比下降64.14%。省下发我市卫片疑似问题图斑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04%。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智能监管平台的“高空前哨”作用,采取“重点关注名单+专项督导检查”的工作模式,全市执法巡查到位率达87.17%,巡查覆盖率达94.28%,自动预警并处置问题线索6300余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60件。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激发

打响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九江品牌”。在全国首次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整体配置,累计通过网上公开挂牌成交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15单,出让总金额达84.5亿元,武宁县成功出让一单“水资源+集体建设用地”资产组合包。初步形成“1+1+7”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制度成果。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生态产品的意见和第五批生态产品典型案例中,九江案例位列首位,并且在文件中把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的“九江经验”纳入其中。

先行先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九江市作为第一批10个试点城市在自然资源部全国试点视频座谈会作典型交流发言,九江市“1+2”政策体系及武宁县长水村组合供应盘活低效集体建设用地典型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专刊。全市认定识别低效用地“上图入库”项目地块275个,规模2.16万亩,向自然资源部报送5个精品典型案例。

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4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立项面积3.76万亩,已实施面积3.31万亩,已验收面积2.89万亩。瑞昌市桂林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积极抓好补充耕地入库工作,全年土地开发项目入库5674亩、“旱改水”项目入库4460亩。

全力构建自然资源智慧管理体系。实景三维九江项目通过省级数字化论证评估,将作为九江市各政府部门间GIS数据交换的数据平台。市县融合一体化平台试点建设成效初显,初步形成市县融合的业务管理模式。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服务“再提速”。研发上线九江市二手房服务平台,率先在全省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公证代办、资金监管、税费缴纳等流程全程线上办。创新推动登记提质增效,实现“赣通码”在不动产登记场景“一码通办”、不动产“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交房即交证”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即预告登记”。

全流程“多测合一”改革“再提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流程“多测合一”340个,“多测合一”项目实施率100%。九江市“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项目荣获2024年江西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一等奖。

“天空地网”一体化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再提效”。建立“综合监测、闭环管理、综合协同”三大机制,全省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工作会议在九江召开,“江西调查云”全省首个市级节点在九江授牌成立。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农村村民住宅、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标准向省政府的备案工作。加快编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彭泽县矶山化工园区等7批次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全年办理各类来信来访事项130件、行政复议14件、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95件,受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超90%,连续10年获评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二、2025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2025年,全市自然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的部署要求,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好协调保护与开发,努力以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利用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自然资源力量。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快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出台《九江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九江市详细规划技术修正管理办法》,修订《九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切实增强规划的指导作用。

(二)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全力推进“田长制”管理,科学划定补充耕地储备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一步摸清储备耕地来源,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严格执法督察,以“零容忍”态度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加强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卫片执法、例行督察、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工作

(三)提升土地要素支撑质效。全力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用地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土地要素精准化供给;常态化推进存量土地消化“三项”工作,挖掘消存潜力;持续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探索创新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的政策机制;加大土地招商推介力度,积极推介市中心城区出让地块。

(四)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高矿山生态修复基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切实做好“十五五”期间“山水”工程的项目谋划和论证工作,持续优化矿山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强化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持续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争取2025年度省级财政出资地质勘查项目,梳理优质区块公开出让,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我市钒矿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钒产业发展,引进钒电解液和钒电池制造头部企业,建立健全钒电池产业集群。

(六)切实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自然资源智慧管理体系等改革任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九江品牌”。抓好推进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等工作,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七)全力做实做细做优服务。持续健全完善重大项目部门协调会商机制和重大项目提前介入机制,主动靠前、精准服务。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深化“带押过户”“交地(房)即交证”服务,深化各地“一码通办”和“高效办成一件事”等网办率。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

(八)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支撑。扎实做好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及日常变更工作。积极承接授权和委托省管建设用地审批权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增强技术支撑,积极承接审批权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实景三维九江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时空数据基础底板。

(九)持续深化党的建设。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高水平党建引领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自然资源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行。持续推动干部上下交流、内外交流,发现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优化自然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结构。持续深化“党旗红 自然美”党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机关党建能力和水平,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大力营造全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